top of page
Search

唐卡的魅力 | 汪爾達

Updated: Jul 2, 2024


第二次走進西藏,心願更多。一是多瞭解民間的人文素養,和藏民交流;二是購藏一幅西藏藝術瑰寶——唐卡。在導遊帶領下,到了拉薩八廓街一家唐卡商店瀏覽,一進門已被其中三輻唐卡深深吸引。

 

果然,三幅作品是店内的亮點,剛巧原作者索朗邊覺——一位高級唐卡畫師在店内,交談下知道三幅都是他最近的精心得意之作,他畫了三十多年,因年紀大,以後不會再畫了,可能是他最後的作品。



我趁機還了一個心意價擬收藏,畫師起初不願意卻非常有誠意解釋,爲什麽這幾幅會比較其他的貴,因爲其中的金色部分是用了真金箔。我正猶豫之際,畫師問我: 真的想請購嗎? 我回答很想自己收藏,想不到他欣然答應出售予我,還讓我揀選了一張“白度母”,身旁幾位藝術界團友大讚: 超值。

 

翌日還有後續,導遊帶著這幅唐卡到昌珠寺,按照傳統方式開光,錦上添花。


唐卡是以師徒傳承的形式延續,神秘而神聖的,具有豐富的藝術靈氣的繪畫方式。佛教信徒對佛陀的信仰和讚頌,在唐卡藝術中展現無遺。唐卡也是如意吉祥、神靈保護、信仰敬奉的象徵。

 

繪製一幅唐卡需經年累月,不單是藝術的表現,更是畫師對佛法尊崇敬拜,積功德的行爲。唐卡還有一神聖之處,就是每一位畫師繪畫期間,必須嚴禁吃肉、飲酒以至沐浴潔身等,對畫師個人修養有很嚴格的要求。

 

傳統上,藏人爲了繪製一幅唐卡以供奉,可以傾其所有。因爲繪製用顔料非常昂貴及講究,以真金、純銀、寶石等研磨而成,可歷數百年而不變,亦是其特色和珍貴之處。

 




我們特約參觀了一所被評為AAA級的「西藏唐卡畫院」,是西藏自治區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旅遊景點,畫院集展覽、培訓、研討、鑒定和收藏於一體。唐卡培訓班分初級班、中級班、高級版和大師班,古老傳統的唐卡技藝,在此重生和傳承,延續千年藝術瑰寶。我與貢覺杰副院長連他的一幅原作品合照,乍看接近完成,但他說,作品已繪畫8個月,預計還有4個月就可完成。再證唐卡的價值非凡,不言而喻。





 
 
 

Recent Posts

See All
序一:五百年來誰著史 | 吳志良博士澳門基金會主席

東西望洋,日出日落;十字門外,潮起潮伏。數百年來,作為中西經貿文化交往交流之地,澳門一直是中外文人商的往來之地。天南海北的移民,縱橫江湖的英豪,都以澳門為落腳點和彙聚地,風雲際會,濟濟一堂,“不住田園不樹桑,珴珂衣錦下雲牆”,早年成就了澳門為遠東最繁盛的港口,“明珠海上傳星...

 
 
 
序二:汪爾達澳門東亞大學公開學院同學會會長

三年疫情後的2024年,迎來充滿生機又多變的一年,同學會出版過二集《從澳門向世界出發》之後,反應熱烈,幾近售罄;並獲澳門大學圖書館收納為館藏,再受鼓舞。有緣接二連三和張裕兄及一眾作者合作,編印出版第三集《從澳門向世界出發II》走進六大洲遊記集,亦作為“本地友”見證澳門特別行...

 
 
 
序三 :歐陽瑞珊博士 - 前澳門東亞大學公開學院、澳門大學講師

不知誰說:「生命是自我尋找的歷程」,《從澳門向世界出發》是由內向外的尋找經驗,不虛無飄渺幻滅,生命有如一場舞蹈,不斷的轉身、練習、跳躍。悠悠感受與展望,踏踏實實找到最佳的舞姿,帶來快樂⋯⋯不錯,一個個或大或小、來來往往的快樂,常製造出不同的自我。...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