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巴黎地鐵(法國)| 曹國希



大部分歐洲國家入冬後,日照時間短,通常下午 4:30 至5:00 天色已轉暗。

 

2011 年 11 月,我到巴黎參加國際抗結核聯盟的年會,我選擇住在地鐵站附近的酒店,方便每日乘地鐵去國際會展中心參加會議。

 

乘坐過巴黎地鐵的人都知道,入閘時,先有一個旋轉三叉閘(如同香港地鐵),插入車票後才可轉動通過,之後再有一座擋門,三叉閘旋轉後,擋門就會自動打開,這是為了防止有些人跳過三叉閘逃票。

 

歐洲地鐵的安全隱憂,我遇過,身邊好多朋友也遇過,我講下自己遇到的狀況。

 

第一天去開會,我在櫃檯買了地鐵票之後,隨手將錢包放入左側褲袋內,因為常在外旅行,我比較謹慎,拉上了褲袋的拉鏈。當入閘時,隔壁右側有個白人,個子不高,看外貌並非歐洲人,似皮膚較白的北非人,對著我說要通過三叉閘,首先身體要向前傾來推開擋門。我看了他一眼,順口問:「什麼?」,心想我又不是第一次坐巴黎地鐵,然後就繼續前行,但就在這時,我感覺到左邊褲袋有被觸碰,我就摸了一下,竟然摸到一隻手!已經半插到我左邊褲袋內,我回頭一看,是個180 公分以上的黑人,我說幹什麼?他用右手向前指說要進地鐵站,我質問他的左手在做什麼,他仍只是說進站。我入閘後,見到了這兩人站在一起,對站內指示牌指指點點,說明這兩個人是認識的,在地鐵站內分工作案。我瞪著他們,可能是做賊心虛吧,他們也未直接面視我,我轉念一想,這個黑人真要搶我,我不可能是對手。好漢不吃眼前虧,我趕緊上了地鐵。

 

其實我一直都知道歐洲小偷是以亞洲人為目標居多,所以我一般會取出兩三日的花費金額,分別放入兩個衣服袋內,隱藏起錢包的位置,只是那天是到達的第一日,未有特別注意。大家以後到歐洲的大城市,這些年因為難民移民多,安全相對而言比從前要低得多,一定要謹慎。







 
 
 

Recent Posts

See All
序一:五百年來誰著史 | 吳志良博士澳門基金會主席

東西望洋,日出日落;十字門外,潮起潮伏。數百年來,作為中西經貿文化交往交流之地,澳門一直是中外文人商的往來之地。天南海北的移民,縱橫江湖的英豪,都以澳門為落腳點和彙聚地,風雲際會,濟濟一堂,“不住田園不樹桑,珴珂衣錦下雲牆”,早年成就了澳門為遠東最繁盛的港口,“明珠海上傳星...

 
 
 
序二:汪爾達澳門東亞大學公開學院同學會會長

三年疫情後的2024年,迎來充滿生機又多變的一年,同學會出版過二集《從澳門向世界出發》之後,反應熱烈,幾近售罄;並獲澳門大學圖書館收納為館藏,再受鼓舞。有緣接二連三和張裕兄及一眾作者合作,編印出版第三集《從澳門向世界出發II》走進六大洲遊記集,亦作為“本地友”見證澳門特別行...

 
 
 
序三 :歐陽瑞珊博士 - 前澳門東亞大學公開學院、澳門大學講師

不知誰說:「生命是自我尋找的歷程」,《從澳門向世界出發》是由內向外的尋找經驗,不虛無飄渺幻滅,生命有如一場舞蹈,不斷的轉身、練習、跳躍。悠悠感受與展望,踏踏實實找到最佳的舞姿,帶來快樂⋯⋯不錯,一個個或大或小、來來往往的快樂,常製造出不同的自我。...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