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出差的苦與樂 | 馮少榮

Updated: Jul 2, 2024



從澳門出發,除了旅遊,也常有赴外地公幹。

 

說起外出公幹,對一些長年累月坐在寫字樓工作的人員,或者會覺得是一份優差,甚至乎有其他官員曾以豔羨的目光對我說:又可以四處遊玩了,真好!無奈對於頻繁出差的一群,卻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以往在禮賓部門工作,每逢收到出差任務,同事們都差不多在求神拜佛:這次輪不上我去吧!如斯懼怕,皆因在外地工作,與在澳門工作情況大不相同。在澳門辦活動或儀式,無論是與政府部門、社會團體或大小企業合作,彼此都能充分溝通、配合和信任;尤其是行政長官所出席的活動,無不緊張認真,務求安排得巨細無遺、妥妥貼貼。但一旦離開澳門,先不說外國,即使是內地,也是別的地方政府,禮儀、處事方式、文化都不完全相同,活動的地方亦不熟悉,儘管事前已派遣工作人員前往磋商和視察現場,但仍然難保與我們慣常在澳門的做法一致,以致活動時往往會產生或多或少的狀況和不能預見的事情。


外國的情況就更為複雜,各國的禮賓準則有所不同,做事效率和風格更是迴異,當地政府未必完全配合,問題往往複雜多變,還要處理選擇航班航線、挑選酒店、租車公司、考慮當地治安衛生等一大堆問題,尤其令人費心。

 

再者,一眾員工哪個沒有家庭?外出公幹短則一兩天,長則可以一個星期以上,要臨時找來親人朋友照顧家庭成員和寵物也是一件極為頭痛的事;而且外出公幹,每天由清晨起床開始就要投入工作,直到深夜才告結束,之後又得總結當天情況,準備翌日行程,總是由朝到晚忙個不停;離境入境當天還要收發行李證件、辦理登機、出入境手續,每天工作往往長達十七、八小時,很多時連用餐也顧不上,絕不輕鬆。特別是出發前幾天將要敲定行程的時候,需要對每天每個時段每一環節逐一核實,與訪問地政府再三磋商確認,同時又要為出行的代表團成員逐一編排飛機座位、汽車座位、宴會座位、分配房間,還要處理禮品交換、著裝要求、天氣預測等諸多事宜,但很多細節都是要等到出發前一晚才能全部落實;這時,又得趕緊跟進印製行程小冊子,經常都是在出發前一天的子夜時分才能釘裝完工。

 

當然,事情也不能只往壞處看,出差也有很多得著。無論當地政府的處事方式如何,我們也可以在其身上學到很多不同的經驗,為我們自己的禮賓工作作出梳理和改善;其次,每次外出訪問,每個地方都有其獨特的人文風情,特別是一些平常不會去的國家,例如非洲的葡語系國家,又或者國內一些偏遠的省份,都能令我們感受到異地風情的景點、文化、美食,既可增長見聞,亦能擴闊視野。尤為難能可貴的是參加像國慶閱兵或者奧運開幕式等類型的大型活動,像閱兵這類特殊活動,雖然需要在凌晨四點多就起床開始工作,又要經過重重安檢,但可以在幾乎無人的故宮內穿行而過,可以坐在天安門廣場上,近距離觀看國家領導人出席閱兵,親身體驗各方隊列隊操過、各類新型武器在面前經過,都會感受至深,永生難忘。

 

每趟出差將到尾聲的時刻,想到的是早點回到澳門的土地,可以吃一碗雲吞麵或者叉雞飯,舒適的躺回自己的被窩中,無論外面風光如何,還是回家感覺最好。






 
 
 

Recent Posts

See All
序一:五百年來誰著史 | 吳志良博士澳門基金會主席

東西望洋,日出日落;十字門外,潮起潮伏。數百年來,作為中西經貿文化交往交流之地,澳門一直是中外文人商的往來之地。天南海北的移民,縱橫江湖的英豪,都以澳門為落腳點和彙聚地,風雲際會,濟濟一堂,“不住田園不樹桑,珴珂衣錦下雲牆”,早年成就了澳門為遠東最繁盛的港口,“明珠海上傳星...

 
 
 
序二:汪爾達澳門東亞大學公開學院同學會會長

三年疫情後的2024年,迎來充滿生機又多變的一年,同學會出版過二集《從澳門向世界出發》之後,反應熱烈,幾近售罄;並獲澳門大學圖書館收納為館藏,再受鼓舞。有緣接二連三和張裕兄及一眾作者合作,編印出版第三集《從澳門向世界出發II》走進六大洲遊記集,亦作為“本地友”見證澳門特別行...

 
 
 
序三 :歐陽瑞珊博士 - 前澳門東亞大學公開學院、澳門大學講師

不知誰說:「生命是自我尋找的歷程」,《從澳門向世界出發》是由內向外的尋找經驗,不虛無飄渺幻滅,生命有如一場舞蹈,不斷的轉身、練習、跳躍。悠悠感受與展望,踏踏實實找到最佳的舞姿,帶來快樂⋯⋯不錯,一個個或大或小、來來往往的快樂,常製造出不同的自我。...

 
 
 

Comments


bottom of page